音樂是免費的午餐嗎? (二)

上回提及的音樂界兩件事件,可能只是冰山一角。但若情況持續,經濟學上的「劣幣驅逐良幣」現象便會發生,即有真材實料的音樂家不接受無償演出,結果苦無演出機會; 未合要求的音樂家接受了無償演出,但質素參差。而商業機構因已經找到音樂家無償演出,不會太理會質素。在無止境地惡性循還下,香港整體音樂水準便會不斷下降。

更重要的是,這不只是音樂界的問題,而是整個香港能否成為真正的頂級國際城市的問題。真正的頂級國際城市,例如倫敦,紐約等,除了是國際人才集中地和擁有超高GDP外,它們都必是藝術之都,非常尊重音樂家。音樂家可以憑有質素的演出而無須擔心生活。即使香港有再高的GDP而沒有這些軟實力,所得的一切都只是虛名。

筆者認為音樂家自己和政府也可以改變這個情況。

由於工作關係,筆者跟不少英國的音樂家都有合作。除了慈善工作,英國的音樂家絕少會被要求無償工作,因為在英國有一個名為Incorporated Society of Musicians (簡稱ISM) 的組織,這個組織每年都會提供一個參考報價給所有會員,而音樂家都會按這個參考報價來決定是否接受工作。也因為這個參考報價,商業機構不會要求音樂家接受低於標準的報酬來工作。

香港的音樂家也可以參考ISM的模式,成立一個類似的組織,使到香港的音樂家不會被要求接受無償演出。當然,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到ISM的效果,但只要現在開始,總有一天會成功的。另外要注意的是會否有一些音樂家不守規矩,無論會怎樣影響其他同業以至整個香港,也都要接受一些無償演出。

另外,政府的政策也可以改變這個情況,例如如果有一些演出機會給音樂家的時候,政府其實可以將所提供的酬金透明化,更可以指明那個酬金是市價的百份之幾。當然,我們無須知道郎朗一場音樂會的出場價是多少。音樂家不需要規劃經濟,但將酬金透明化的好處是定下一個最低標準,讓商業機構知難而退,音樂家也有一些根據去跟商業機構爭取合理的酬金。

當我們在聖誕節時享受美妙的音樂時,無論是現場演奏,又或錄音播放,其實都有不少音樂家在默默耕耘,讓我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和歡樂。而所有的音樂都不可能是免費的午餐。

在此謹祝各位有一個樂韻悠揚的快樂聖誕及新年!

全文於2016年12月24日信報刊登